人民网长沙11月12日电(记者孙竞 实习生谢怡君 倪添翼)作为第55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的重要论坛之一,第五届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主论坛日前在长沙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务副校长房建成以北航近年来探索医工交叉取得的系列成果为例,阐明了医工交叉是我国医疗技术创新发展必由之路。
他指出,新时期信息技术爆发,带来了很多重大机遇,理工科高校医工交叉是科学技术的历史机遇,北航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一定要用于医药领域创新研制,培养一批发展医疗装备的优秀工程师人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务副校长房建成 / 主办方供图
学校在医工交叉领域做过哪些探索?在医工交叉的道路上走出了怎样的模式?如何从历史的角度看待高等教育改革领域“跨界”?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未来还面临什么样的难点?人民网记者在会后专访了房建成院士。
敢为人先,开启医工交叉的探索之路
对于学校在医工交叉领域的探索,房建成表示,近年来,北航高度重视医工交叉,早在2014年,学校就与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空军总医院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以生物与医学工程学科为基础,不断拓展医工交叉。
“特别是自2015年底以来,学校在医工交叉科学研究、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启了一系列新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房建成介绍,2016年,北航与首都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全面开启了医工交叉合作。在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先后获批建设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大数据精准医疗高精尖创新中心,并依托高精尖中心成立了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
他谈到,学校常态化联合在京医疗机构举办医工交叉系列交流会,广泛深入与大批医疗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大力推动将航空航天领域的重大高科技成果用于医疗装备研制,如将空间机械手技术用于医疗机器手,将虚拟现实技术用于虚拟手术等。启动实施了“医工百人”计划,引进汇聚了高层次医工交叉人才近百名。同时,联合北京大学医学部、301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设立医工交叉种子基金,共享学术、科研资源,并积极探索联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房建成表示,2018年,学校将打造“优势医工”正式确立为学科发展目标,形成了“顶尖工科、一流理科、精品文科、优势医工”的学科建设方针,可以说“优势医工”凝聚了全校重要共识,迈出了坚实步伐,迎来了新的起点。2019年12月,学校成立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初步建立以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两个高精尖中心为核心的医工学科板块,并以此为核心,正在加速打造汇聚北航顶尖工科、一流理科,开展优势医工学科群建设。
北航官方发布平台曾将医工交叉描述为一场高等教育改革领域的“跨界”,而房建成认为,正是这一系列探索,为北航筑牢了“跨界”基础。
坚定不移,培育“两条腿”走路的北航模式
“作为一所综合性高校,我们将坚定不移沿着优势医工的发展目标走下去,探索‘两条腿’走路的医工交叉模式。”房建成说。
他表示,一方面,在原有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全校信息学科群、航空航天学科群、理科学科群的优势资源,实现深度融合,构建和做强“大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群”,进一步形成医工交叉合力。在开展医工交叉科技创新的同时,坚持与人才培养双轮驱动,汇聚各个学科优秀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大力培养具有医学素养的医疗技术卓越工程师,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服务于未来临床需求。另一方面,囿于当前我国医学教育体制的原因,具有深厚理工功底的工程师人才很难再通过医类培养获得临床医生的资格。
“因此,我们还要大胆地探索提升临床医生的工程科技素养。”房建成强调,在这方面,学校将进一步拓展医学科学与工程领域,通过实行工科、临床医学双导师制,定制化研究生培养方案,探索在临床医学硕士基础上培养具有工程科技素养的博士,使他们未来得以成为医工兼备的“大医生”。2020年,北航已经试点招收了一批这样的博士研究生。
深入合作,实现高教改革领域的多方“跨界”
“医工交叉实现了高等教育改革领域的‘跨界’,回顾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脉络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一点。”房建成指出,从历史角度看,建国初期,我国重点建设理、工、农、医行业性大学,培养专门人才,服务支撑国家的快速建设。
他谈到,早期的工科院校和国防院校建设为新中国的工业体系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2年前后,全国院系大调整组建了一批医学院,如北京医学院、北京第二医学院、上海第一医学院、上海第二医学院等,这些学校为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2000年前后,部分大学合并医科院校,力图通过学科交叉提高医学人才培养水平,但以文理类综合性大学为主,工科院校参与合并较少。
“回到当前,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5G/6G、机器人、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带来了重大机遇。新时期医学发展更加需要工程科技的支撑。由于中外医学人才培养的差异,我国发展医工交叉不能靠医学院校单枪匹马。”房建成说。
“我们认为,组织好、发挥好工科院校的整体作用就非常关键。”房建成指出,例如,工科院校一方面可以针对重大疾病诊疗需求提供创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也通过工程学科技术的创新推动医疗服务模式等的理念变革。
对于北航的“跨界”基础,房建成认为,在学科优势方面,学校以全国领先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为基础,融合航空宇航、仪器、材料、软件等北航顶尖工科优势,构建了“大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群”或“医工交叉学科群”。依托“医工百人”计划,引进了一批医工交叉高层次人才。学校与在京顶尖医疗机构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持续在数据平台、临床需求、精准医疗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任重道远,打通从“实验室”到“手术台”的通路桥梁
医工交叉作为新兴的医、理、工高度交叉的学科,房建成认为,需要把临床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通从“实验室”到“手术台”的通路桥梁。
“在医学与理工科交叉融合的过程中,由于学科内容的不同、方法论的不同、认识论的不同和科研价值观可能存在的不同,致使二者的融合也需要克服重重障碍。可以说,‘医工交叉’型人才的培养是充满挑战的,绝非工科课程和医科课程的简单叠加就可以实现。”
房建成同时还提醒从事相关研究的师生,一方面要努力掌握扎实的理工科基础,另一方面也要密切结合临床需求,做到可以从工程和医学双重角度看待临床问题,促进各种科学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从而助力提升医疗水平。
房建成同时谈到,从世界范围内看,医学的发展一直与工程科技的发展相伴而行。但遗憾的是,在这些医疗技术创新过程中,都没有我们国家的身影。当前我国医工交叉领域的创新成果转化还存在一些痛点和难点,主要是“医”和“工”脱节现象还比较明显,尚未形成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与产业界的成果转化完整链条,国家对这一领域的投入和引导也还有待加强。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们更加明显地感受到拥有强大的科技支撑的重要性。在医工交叉领域,我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北航也将在探索理工科高校如何与我国医学人才培养、医疗科技创新方面做出新的贡献。”房建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