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新式
2010年5月至2013年3月,杭长客专建设近三年了。三年来,在子公司,乃至集团公司,提起王宏伟的名字,大家并不陌生。三年了,确切地说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在他担任中铁二十局三公司副总工程师兼杭长项目经理期间,辉煌显赫的业绩在子公司乃至集团公司都是小有名气,而也正是因其出众的才华和卓越的领导及管理能力,他才被一纸从公司机关的岗位上调任杭长项目经理,主管全面的施工生产。王宏伟是个办事有尺度,做人讲原则,善始善终的人。在杭长客专建设的三年时间里,无论职工,还是民工,都是这么说的,认为与这样的领导在一起学到了很多东西,他思考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务实的工作作风等都是超前的,行为也是值得大家借鉴和学习的。
在笔者和王宏伟相处的三年时间里,给我的印象可以简单地用“实、细、高、快、强”来概述。一是“实”,这里肯定的说是实字当头、实干了。有了正确而清晰的思路以后,关键在于脚踏实地的干。杭长项目自2010年5月上场至今已经三年了,三年来,王宏伟所做的各项工作,不说可喜可庆,还算令各级领导满意和认可吧,这些满意和认可,应该说是与王宏伟的精心组织、周密布署,反复研究,科学谋划,倒排工期,优化施工等是密不可分。在与作业工班的关系上,王宏伟的理念是服务与管理并重,他常说,帮助作业队伍就是帮助我们自己。项目上每次召开工程例会他都会对各作业工班的头头脑脑们说:“你们还有什么难题?”有就说出来,我会尽力的,所以说理念的不同折射出干事的态度不同、精神不同,风格不同,那便是说实话、干实事、脚踏实地的干好每一件事;二是“细”,这里说的细,是对施工现场每一个点位的情况都烂熟于胸、掌握于怀:从施工方案的确定到每一道工序的具体实施,从后勤保障到现场调度的安排,从人员的配备到机具设备的供给,并且他会将每一个问题的细节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具体时间节点上,这些无不体现出他在项目管理上的精细化。其实,早在2010年9月,集团公司首推工程队建设,主张职工带劳务的时候,笔者内心就对他的管理模式有了全新的了解,之后,随着集团全面推行工程队建设(架子队)管理模式后,更是对他精细管理的思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细节决定成败,项目管理的“粗”与“细”,虽一字之差,但结果则相差千里,毕竟有别;三是“高”,这里说的高,不是说王宏伟的身材有多高,而是指他思考问题的高度、深度与远度。有句俗话叫做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经过对在杭长项目三年的熟悉和了解,他对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即将发生什么、会遇到的难题做到心中有数,思路清晰,并超前谋划,积极应对。学无止镜,我想这是他坚持学习的结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也得益于他,从最早的济青高速公路、西宝高速公路、上海新丰大厦、神延铁路、京珠高速公路、青藏铁路,直至现在的杭长客专建设等多个项目管理上积累的丰富经验;四是“快”,快和雷厉风行是王宏伟的工作作风和态度。一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再好的方案如果不去执行或执行不到位其结果也是等于零。比如:大干、保节点的时间不是以月来计算,而是以天、以小时甚至是以分钟来计算,要确保工序衔接,杜绝停工窝工,组织不力等现象发生,必须强化每个人的执行力。对此,王宏伟的办法虽然简单了点,但却十分有效,那就是责任到人,坚持考核。在我们相处的日子里,基本上每天晚上他都会在工程例会上和电话里对现场的协调、技术、物资等负责人进行询问考核,同时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批评,让每个人都动起来,让每个人心中都有个数,力求全员执行力和责任心的强化。在问题的解决和处理上,能在会上和电话里拍板的,当场拍板定钉,兵贵神速,真正做到了“小事两小时,中事不过夜,大事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限时解决”。所以“你去落实那个问题,他去办这件事”、“需要多长时间”、“什么时间能完成?”“完得成或完不成都要向我反馈”是王宏伟常挂在嘴边上的话;五是“强”,指的是能力强,有魄力,有胆识、有思路,有方法。而我想,这些归根到底还是他的责任心强。与王宏伟共过事的人都知道,他早上醒来会第一时间打电话询问前一天的工作落实情况,细节之中见本质。事实上也正是这种极强的责任心才有了他所谓的“实”、“细”、“高”、“快”和“强”。
强将手下无弱兵。说来三年了,在这三年的相处时间里,王宏伟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杭长之战的自始之终,我们有信心;杭长项目有这样的领导,我们更有信心!杭长项目有这样的项目经理,全体参建员工更放心,三年了,这便是我与王宏伟的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