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职工作家协会延长油田采风系列—— 魅力吴起

陕西省职工作家协会延长油田采风系列—— 魅力吴起

2011-12-05 15:31:56    787次点击               发布者:李铂岩       字体:【

                    伏萍

 

之一:绿色吴起
 吴起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落脚地。想当年,毛泽东登上洛河以西的平台山,将指挥所设在一株杜梨树下,指挥中央红军对追踪而来的国民党军队实施“切尾巴”战役,最终结束了长征史上的最后一仗,实现了战略大转移,奠定了延安老区红色吴起的基石,成为人们记忆中的常青树。今日,历经七十多年的风雨坎坷,在这片唱响英雄史诗的地方,吴起石油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铺路架桥,植树造林,创造了绿染荒山的奇迹,多年的坚守,让吴起走向了生态文明。

行走在开往吴起油田的柏油公路上,山川渐渐地将我们包裹住,繁华的闹市越来越远。穿过一道道的山梁,绕越一道道的沟,这里不再是黄土飞扬,也不再是坑坑洼洼的泥泞土路,这里的一切都在石油人的努力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置身车内,我们能够见到蓝天白云,能够呼吸到绿野的清馨。我们感慨不已,陕北变了,从小小的吴起就可见一斑。我们来到吴起采油大队,放眼望去,宽阔笔直的马路,热情烂漫的霓虹灯,崭新的小轿车、越野车、公交车有序运行,这里高楼林立,职工住宅大楼的最高建筑竟然高达33层,真是不敢想象!使人有一种回到繁华山城的亲切感。今天,在苍山绿水的环抱下,这里,虽然没有蔽日遮天的古木大树,虽然没有广袤草原的碧绿苍莽,但满目的翠绿已是尽显辉煌。延长吴起的石油人,安静地生活在这里,与当地居民一道付出艰辛与努力,让红色的吴起,变为绿色的吴起,生态的吴起。这里有蓝天白云,红叶绿树,青砖灰瓦白墙,小桥流水人家,勾勒出现代吴起崭新的画卷,美不胜收!

   据说,吴起人为了改变贫瘠与荒芜,1998年响应号召,在全国率先启动和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封山禁牧,推行舍养牛羊,最终实现了“封得住、退得下、还得上”的目标,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吴起人骄傲地告诉我们,只要点击互联网,你就可以从卫星拍摄的图片上看到一个绿色的吴起,它像一张缩小了的中国版图,被一片绿洲所覆盖,草木葱茏,铺金叠翠,犹如多彩的国画披挂在吴起的山梁沟岔,再也不见当年裸露的黄土基调了。为了保住这一来之不易的生态成果,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吴起石油人十分重视生态与环保,从一点一滴做起,就连山顶与沟壑间的抽油机,也由原来的红色、黄色更换成了以绿色为基调的迷彩色,让石油人发展的步伐与山川秀美融为一体。他们说:我们生活在这里,与这里的阳光、空气、水一刻也不能分离…… 保护生态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命,爱护生态就是爱护我们的家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企业。是啊,我们看到,吴起石油人的脸上写满了骄傲与自豪。是的,一个绿色的、和谐的新吴起就这样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庆幸自己能够在远离繁华都市的一角——吴起,这样一个有着革命传统的红色领地上领略到当代石油人的胆识与雄姿,昔日红色吴起正在逐步富裕起来,“奉献延长,回报地方,提升自我”,延长吴起石油人的奉献理念在绿色的山林中熠熠生辉。
之二:金色吴起
    我眼中的石油是黑色的,汩汩的从粗壮的石油管道里喷薄而出,源源不断。而来到吴起采油大队,工人们却告诉我说,他们眼中的石油是金色的。怎么可能啊?我将信将疑,多少有些惊诧。他们说,当石油从地下抽出来的那一刻,油层的表面就会翻滚出无数的花朵,那些油花花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发出金子般耀眼的光芒,十分好看!是啊,喷薄而出的石油倾注了石油工人们的心血,那一点一滴从岩石与山体中积攒而成的石油,给职工带来了收获,给吴起带来了富足,也为老区人民奉献了财富。所以,在他们的眼里,石油永远是金色的,像金子一样发着耀眼的光芒。而我对他们又了解多少呢?
   的确,石油工人在我的心中保存着一片熟悉而陌生的领地。打小就喜欢观看《创业》这部电影,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中国石油工人们的形象高大而又伟岸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他们肩挑背扛、顶风冒雪、战严寒、斗酷暑、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和轰轰烈烈的会战场面,是我对石油工人的全部理解。时至今日,每当想起电影中那段制服井喷、营救战友的惊险场面,我仍然会心生敬意,激动不已。

 可是,当我们真真切切地走近吴起那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采油场站时,才发现这里没有了轰轰烈烈的奋战场景,有的只是会战之后留下的安宁与孤寂。这里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工厂,6000多名石油工人分布在山顶与沟岔的各个角落,现代化开采手段以及机械自动控制系统的运用,使他们不再拥有高强度的体力劳作,取而代之的却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坚守与执着,勘探、钻井、采油、抽油、集散、提炼......每到一处,或七八个职工,或二十、三十人的群体,他们居住在一个整洁、安静的四合小院内,除此之外,就只剩下苍莽的山梁与沟壑,没有牛羊,没有村庄,没有人烟。到了夜晚,除了星星和月亮,四周永远是一片死寂,他们体会最多的就是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因为常年守候在山顶,与抽油机、仪表、控制台为伍,巡回检查、填写报表、打扫井场、保养抽油机......所有的工作平凡而琐碎,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没有周六周日,没有节假日的团聚,甚至连过年都成为一种奢望。

 时代是繁华的,山外灯火辉煌,车水马龙,流光溢彩;山上孤灯对月,寒气袭人,寂寞相思。重组后的吴起油田工人们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经济的好转,让他们在山城的一角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山下的房子很大很宽敞,但他们365天却只能住上两、三天,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山上的四合小院中度过的。他们平日里吃的蔬菜与食物要靠山下带上来,饮用水也要从山下运上去,除部分能够打出水井外。这里气候异常,变化多端,如果遇到冰天雪地,刮风下雨,他们有可能就会20多天下不了山,见不到山外人,那种空虚与寂寞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但他们却凭借延长石油人世代相传的“埋头苦干”精神,坚持着,拚搏着,创造着,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社会。
记得2011年春天连续下了好几场大雪,大雪封锁了通往山区的道路,末级输井场的储油罐全部装满却无法运出,导致憋罐停抽。这群80后、90后的年轻石油工人们,不等不靠,自发地开展起生产自救,他们用自己那双略显稚嫩的手,一铲一铲地清除积雪,连续数天,共清理出10公里的道路,确保了原油的正常输出,他们的脸上挂着汗珠子,汗珠子里面藏着一颗金色的太阳。
我望着这群身着红色工装的年轻人,他们的微笑让我感动,他们的矜持让我流泪。在荒无人烟的山顶上,有一片他们自己开垦的菜地,里面种着鲜花与蔬菜,旁边还立着一个小牌子,上面用标准的仿宋体写着:“哥种的不是蔬菜,种的是寂寞。”望着它,我的鼻子酸酸的痛,但我知道那不是报怨,那是一份坚守,一份奉献。立于群山沟壑之巅,我终于明白了,一个小站的工作永远也不会轰轰烈烈,只有定格于平凡,定格于坚守。因为他们信奉: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也正是这样的理念支撑着他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在孤独与寂寞中创造着奇迹,让石油像金子般在人们的心中闪烁。
之三:人文吴起
    社会发展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在吴起油田,有一样东西让人感动,像空中的白云,像陆地的花朵,始终追随着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那种声音都沉甸甸地撞击着我们的灵魂,有了一种想要述说的感动。

我们首先听到了“365页笔记本”的故事和厂长寄语。在两天的采访中,每到一处,我们都会发现员工的身边有一个厚厚的笔记本,精致别样,人手一册。拿在手中,员工们的话匣子就自动打开了,七嘴八舌中,总算弄明白了,这是厂里为每一位员工特别订制的365页读书笔记。翻开首页,李文明厂长的寄语映入眼帘:“一直在想,采油厂发展到今天,我们应拿什么来回报为企业壮大而做出艰辛努力和付出的工友们,是优裕的福利,漂亮的房子,还是丰厚的收入?不,还应给大家做人的道理,生存的本领,非凡的智慧,阳光的心态,健康的身体……”厂长的话语让人感动,是的,他是个有心人,他深知经营内心的重要。本子的次页写着“日读万字,周写一文,月明一理”,化整为零,日积月累,滴水穿石,是啊,只要坚持,一定能够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的目标,提升自我,体现价值。在这里,我看到了领导的爱心与员工的坚持。我捧着厚厚的笔记本,望着员工读过和写过的文字,一笔一画,仔细认真,就仿佛听到了吴起员工与时代共同进步的铿锵脚步和智慧的人生。

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企业,所以,吴起油田的领导们才舍得花巨资在职工文化建设方面进行投入。重组后的吴起油田党委,每年为职工文化建设投入大量资金,最多的一年达到500万元,让职工的文化生活成为有本之源。他们建起了自己的读书室,展览室,拥有了自己的刊物、作家队伍和艺术团体,他们的艺术作品滋生出淳朴、厚重的人文气息,在精神文化领域撞击出时代的最强音;他们的艺术团体走出了黄土高原,登上了中国国家大剧院,让根植于延长油田这片沃土的《山丹丹》开出不败的花朵。从每一位员工的身上,
我们感受到吴起油田的文化气息,他们在抓好产出、发展、提高、富裕的同时,始终把职工群众的文化需求及人文关怀放在重要位置,真抓实干,抓出了亮点,抓出了特色,抓出了实效。员工们个个都是人才,在摄影、书法、文学创作、艺术表演、体育竞技等各协会中感受到的是自身价值的认可与提升。
为了让学习活动更具吸引力,厂里还做出决定:将学习型组织纳入年度经济目标责任考核项目之内,加大奖励力度,凡荣获年度“感动吴起十大人物奖”的员工,奖励国外油田考察学习的机会;二等奖获得者给予笔记本电脑奖励;其余获奖者均给予图书奖励,变奖金为物质文化奖励,提升境界,开阔视野,以彰显对学习型员工的鼓励与倡导。经过多年的坚持,员工们已经由原来的“让我学”,变成了“我要学”,许多人通过自学,或考取了研究生,或取得了大中专学历,或成为科研战线、文化艺术等领域的有用之才,石油工人不再是又脏又累没有文化的潜台词,与想象中的石油工人完全不同了,今日的吴起石油工人们,他们用文化填补了空虚,用文化创造了未来,“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员工床前的座右铭是他们思想和行动的旗帜。

    企业和员工犹如鱼和水,唇和齿。员工是一个团队最为宝贵的财富,团队是靠优秀的个人组成的。“鹰一样的个人,狼一样的团队。”这是吴起油田使用的一句最为警醒的标牌。我们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位于毛乌素沙漠南部边缘的吴起油田能够成为西部百强,为什么他能够从租三孔窑洞、借款三万钱起步的吴起钻采公司,成为如今原油年产量突破200万吨的石油大厂,吴起所发生的这一切惊人的变化,无不与他们“鹰一样的个人,狼一样的团队”密切相关。红尘滚滚,商海滔滔,现代人不知不觉地被裹挟在物欲的横流中,追求高官厚禄、豪宅香车,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但内心世界却是空虚萎靡。而在这荒无人烟的山头上,吴起的石油工人们,却坚守着心中的梦想,“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他们默默无闻地坚守着一个小小的地盘,心中却拥有一个全新的大世界,在他们的身上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之美,自然之美,和谐之美。(责任编辑 李铂岩)

 
 

这篇文章好看吗?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

下一篇
风雨一路总关情 写在新丰镇机务段包西运用车间成立一周年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