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展雄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9月27日,有幸参加陕西省职工作协组织的延长油田采风活动,使我有了一次走出书斋、体验生活的机会。
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做学问,还是搞写作,重在知行合一。
尤其对身陷钢筋水泥都市丛林中的我辈,在伸手可及的都市繁华里,在熙来攘往的名利场上,在疏离大地的虚空感下,每每心生逃遁的欲望。
延长油田采风活动,给了我出走的理由。
清晨七点,我们一行17人在省职工作协主席周养俊的带领下,从长安向遥远的黄土地进发。
午时,在位于红色革命圣地延安的延长油田公司启动了采风仪式。
采风分头进行,作家分为五组,分赴吴起、定边、七里村、甘谷驿、清平川五大采油厂,我被派遣吴起采油厂。
吴起,川原交错,沟壑纵横,沧桑的地理风貌,蕴育出它丰富的石油资源;
吴起,塞上烈风,长河落日,粗犷的岁月霜剑,雕刻出它雄壮的边关风情;
吴起,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浩然的红色经典,缔造出它不朽的革命传统。
吴起采油厂,就位于这个因战国名将吴起于此屯兵而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就根植于这片神奇而厚重的黄土地上,它是延长油田23个采油厂“资源勘探面积最大、生产规模最大、原油产量最大”的石油开采龙头企业,年产原油突破200万吨大关,业已跻身全国十大采油厂之列,是延长油田的主力军。
走进吴起采油厂,映入眼帘的是大片的绿色,是林立的现代化高楼,是历史与人文的融合,是科技与时尚的对接,是光荣与梦想的交汇。这里已成为镶嵌在黄土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与草木一色、同山川共绿的迷彩色丛式油井高高耸立,抽油机群上下起伏,伴随着一个个红色的身影、一张张热情的笑脸,带给我的是满怀的激情与无尽的希望。
在吴起采油厂,我先后聆听了党建工作会议,参观了厂史展览馆,观摩了信息管理中心,走访了新寨、胜利山、长观庙、铁边城等采油站及原油集输站,深刻感受到吴起采油厂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先进技术、科学管理、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朝阳型企业。而最让我感慨系之的是,一个生产型企业,却将企业文化推崇到首位,走出了一条富于吴采(乃至延长)特色的企业文化新路子,这在中国企业界不可多见。
通过走访,笔者认为吴起采油厂企业文化主要体现在如下层面:
○ 历史文化
据说,最早发现石油的是中国人,最早的海上油井是4世纪或者更早出现的,而中国陆上发现石油最早的地区却在陕北。
九百多年前,北宋一位叫沈括的人,从出生地杭州出发,作别富丽的江南水乡,来到荒凉的黄土高原做官,在延安和富现一带,他发现在沙石和泉水相杂的地方,常常会冒出一股股黑漆一样的液体,当地老百姓把这种液体叫“石脂水”,沈括听说这种“石脂水”居然可以用来燃灯照明,便带回来动手试验,灯是点着了,可冒出的浓浓黑烟,引起了他的留意。他把燃尽的炭黑收集起来,制作成墨,并给它起名——“延川石液”。后来,沈括在其名著《梦溪笔谈》中将这种“生于水际砂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的液体命名为“石油”,并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
石油的发现,使德、美、日、俄等列强觊觎已久,相继派人到陕北勘查石油,试图攫取陕北石油的开采权,从而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国内有识之士,强烈呼吁自主开发陕北石油,创办民族石油工业。1904年,陕西巡抚曹鸿勋奏请试办延长石油,得到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钦批。1905年,正式筹建“延长石油厂”。从此,在茫茫黄土高原的腹地,拉开了中国近代石油工业的帷幕。1907年9月10日,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延1井”在延安县城西门外钻成,初日产油1.5吨,结束了中国陆上不产石油的历史,填补了旧中国民族工业的一项
空白。1935年,延长石油厂获得解放,生产的煤油、汽油、柴油、蜡烛、油墨、擦枪油、凡士林等产品,积极资源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获得了“石油功臣”殊誉。1944年,毛泽东题词“埋头苦干”予以鼓励。历经艰难创业、战火洗练、改革提速、重组整合,延长油田而今已成功跨入国家千万吨级大油田行列,成为国内第五大油田。
延长石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成立于1993年的吴起采油厂,凭藉延长石油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底蕴,秉承延安精神和延长石油精神,历经十八年奋发砥砺,开拓进取,从一个县属地方企业成长为延长油田原油上产主力军,率先跨入全国200万吨级采油厂行列,业已发展成为一个集石油勘探开发、生产净化集输于一体的石油钻采企业。
根深方能叶茂,源远才会流长。吴起采油厂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用自己的骄人业绩,印证了这句至理名言,为中国现代企业文化开辟出崭新的路径,树立了成功的典范。
○ 精神文化
“人,是需要有点精神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如是说。
同样,做企业也是需要有点精神的。可惜,在物欲横流、信仰缺失、道德滑坡的时代,中国企业从一开始就本能地成了“谋利+纵欲”的合成,这一“先天不足”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它们开拓创新的能力,表面看似红红火火,其实骨子里有着太多的缺失,精神层面极度空白。中国企业要想做强做大,亟需一个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思想上的“新教”革命。
所幸,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今日中国企业,睡狮猛醒,已渐有一阳来复之气,譬如吴起采油厂,宛若从黯淡的地平线上升起的一轮朝阳,使我灰暗已久的心情顿时明亮了起来,依稀看到了中国企业一缕希望的曙光。
是啊,吴起采油厂是一个有着精神的企业!
1944年5月,在陕甘宁边区工厂厂长暨职工代表会议上,延长石油厂厂长陈振夏被授予边区特等劳动模范称号,毛泽东为其亲笔题词“埋头苦干”,以示鼓励。从此,这一无上的褒奖就成为延长石油人艰苦创业、发展壮大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作为延长油田的龙头企业——吴起采油厂,秉承了“埋头苦干”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创业伊始,在“无技术、无人才、无资金”的艰难困境下,吴起石油儿女从修复2口旧井、租赁3孔窑洞起家,发扬“吃苦无怨、受气无怨、受累无怨”的“三无怨”精神,拉开了石油开发的序幕,谱写了油田开发的奇迹。而今,“两口旧井垫底,三孔窑洞起家”的故事,已深深镌刻在每个吴起石油儿女的心中,成为他们永不磨灭的经典记忆,永不摈弃的精神法宝。
1958年11月,延长油矿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女子钻井队——共青团女子钻井队。该队由23名女工组成,平均年龄18岁,其中最小的只有16岁,他们边干边学,总结出“四勤、三快、眼看四面、耳听三方”的工作经验,用“延安牌”钻机打井,4次刷新记录,赢得“红旗标杆队”殊荣。
岁月流逝,精神永续。而今,这种“女子能顶半边天”的精神依然保存着,并焕发出新的时代风貌。在吴起采油厂,当笔者听说铁边城至今还有着这样一支能征善战的“女子采油队”时,感慨之余,遂驱车前往采访。铁边城“女子采油队”,人数多达140余人,平均年龄25岁,她们勇挑重担,巾帼不让须眉汉;她们豪情满怀,放飞人生信念鸽;她们心系石油,撑起吴采半边天,堪称吴采这支精锐之师里的“花木兰”!
再比如勤俭节约精神,它是老一辈创业者遗留下来的优良传统。在吴起新寨采油站,我参观了一个修旧利废的展室,里面陈列了一大批回收后经过合理裁剪、焊接、改装,达到二次利用的废旧钢管、角铁、机件等设备。
细节上的节资降耗,有效控制了生产成本。
除此之外,诸如不计名利得失、顾全大局的无私奉献精神;敢于争先、善于创新、勇于开拓的创造精神……,而今已成为吴采石油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吴采石油人无形的精神动力。
○ 学习文化
有人说农业社会竞争土地,工业社会竞争机器,信息社会竞争知识。而知识的获取要靠学习。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里,早就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亦曾发出了这样的喟叹:“白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而古人车胤囊萤、孙康映雪、匡衡凿壁、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的读书故事已传为千古美谈。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当下,知识已成为一种“软实力”,以至在业界引发了一场“学习的革命”。
吴起采油厂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自创业以来,始终把创建“学习型企业”、培养“知识型员工”作为提升企业文化的有效途径,曾多次邀请深圳中旭集团、西北大学、清华大学等讲师、教授就企业团队精神、员工学习力、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专题培训,参训人员逾1.6万人次。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吴采不惜斥资500万元,建成基层图书室(53个),电教室(52个),发放图书7万册,《奠基者》500盘。
在吴起采油厂,笔者随时随地能感受到这种浓厚的学习气氛,而全厂上下开展的“日读万字、周写一文、月明一理”活动,则将学习气氛推向了高潮。在吴采,要求每个职工每天阅读量必须达到一万字以上,每周要撰写一篇文章,每月要悟透一个道理,此举非常了不起,令人唏嘘,也让人汗颜,因为作为知识分子的我,也未必能做到这点,而身处一线的吴采石油人,却将此变成了鲜活的现实,演绎成企业舞台上不灭的“神话”。
为了贯彻落实“日读万字、周写一文、月明一理”活动,提高员工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吴采厂认真策划、别出心裁,为员工设计制作了一本风格独具的读书笔记本,笔记本共365页,代表着1年的365天,每页设计有每天学习的心得体会、经验分享、工作改进的书写版块,配以“今日格言”、“一周经典”、“每月美文”等启迪人生智慧的格言警句、哲理美文,还有与石油相关的计量换算、科普知识等,寓教寓乐,知行合一,深受员工的喜爱。
为了提高员工书写水平,做到文字规范,吴采厂还编印了一套钢笔仿宋体字帖,供员工练字。在新寨、胜利山等几个采油站,我亲眼目睹了员工的工作笔记本,字迹工稳,版面整洁,投射出硬笔书法的魅力。
为了鼓励员工学习,吴采厂长李文明曾经为员工精心挑选了《人生要懂得的哲理》、《把信送给加西亚》、《没有任何借口》、《你在为谁工作》、《快乐工作》、《金口才》、《可以平凡,不能平庸》、《感恩的心》、《主动健康》、《每天学点礼仪》十本书,并深入寨子河、新寨、楼房坪、王沟门、曾岔、薛岔等采油大队,做了多场辅导学习报告,在报告会上,厂长李文明激扬文字,感慨万千,他坦言:“读书也是生产力!吴起采油厂发展到今天,我们应拿什么来回报大家?是优裕的福利?漂亮的房子?还是丰厚的收入?不,还应该给大家做人的道理、生存的本领、非凡的智慧、阳光的心态、健康的身体。精心读好这十本书,是给大家最好的福利。”
是啊,读书是人生最好的福利!这使我不由想起一个动人的细节——在吴采党建工作汇报会上,厂纪委书记刘春生讲到,吴采历年来开展的各类竞赛活动,奖励方式很特别,变传统的物质奖励为“学习奖励”,奖品不是奖金,而是图书、笔记本电脑等学习用品,以及到国内国外考察学习的机会。
在学习形式上,吴起采油厂积极开展“中心组带动学、集中讲课专题学、深入生产现场学、座谈研讨互动学、调查研究分析学、外出考察交流学、专家辅导带着学、脱产培训外出学、读书演讲比赛学、网络教育远程学”等“十学”活动,建立勤学、帮学、述学、评学、考学、展学、督学、促学的“八学”制度,做到有教材、有授课、有笔记、有心得、有考核、有效果的“六有”标准,全厂上下弥漫着一股学习的热潮。
除了组织学习外,吴采厂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季季有安排、月月有活动”,历年来,先后举办了职工体操比赛、运动会、书画艺术作品展、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各类活动。2009年,由该厂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陕北信天游歌舞剧《山丹丹》一举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开创了首家由企业组织的艺术团被搬上中国国家大剧院舞台的先河,获得陕西省第五届文化艺术节一等奖。2010年,在原油年产量突破200万吨庆祝活动中,吴采长成功举办了大型文艺晚会《红绿黑的交响》,由该厂创作的《清正廉洁歌》被国家预防腐败局征用为反腐倡廉公益广告歌曲。2011年,成功举办了“庆元旦、比读书、谈心得”演讲比赛、庆“五·一”、迎“五·四”首届职工文艺调演、庆祝建党90周年党史知识竞赛和唱红歌等一系列活动,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 生态文化
吴起采油厂地处全国退耕还林面积最大的吴起县,地处“国家生态示范县”
内,在破解石油开发与环境保护难题中,自始至终站在发展战略的高度,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利益,提出了石油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众的原则,在油田开发中的生产道路、井位选择尽量避开退耕还林地块和水源保护区,并积极开展生态油田建设、清洁文明井场建设、文明油区、花园式井站等活动,自2005年以来,吴采累计投入资金逾6000万元,对所有油田开发中造成的环境破坏进行集中治理,营造出人人关注环境、人人为环保做贡献的良好氛围。
在吴起境内,我发现一道奇异的风景:别处的采油机都是红色的,唯有吴起境内的采油机是迷彩色,与草木一色,同山川共绿,这一道道奇异的风景,折射出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幽幽的绿色环保的现代文明之光。
此外,诸如科技文化(数字油田)、民生文化、艺术文化(诸如文学、摄影、书画、舞蹈等)有待进一步总结。
一粒沙中可以洞见世界,一滴水中可以折射太阳。以上四点,虽不能囊尽吴采企业文化的全部,但从笔者撷取的这一粒粒沙中、一滴滴水里,可以折射出吴采乃至延长油田企业文化的风采。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首先是文化,其次是经济,最后才是军事。
大国决战岂止在战场?文化竞争,这预言的号角已经吹响!
从吴起采油厂,我已经看到了中国企业希望的曙光,依稀听到了那一如黄土地上的信天游般粗犷而辽远的回声。
是的,那是文化的回声。随着岁月的流逝,任何资源都将一一枯竭,唯有文化是不朽的,它将薪火相传、绵延亘古! (责任编辑 李铂岩)
下一篇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资讯